欧冠八分之一决赛次回合的点球大战中,马德里竞技球员朱利安·阿尔瓦雷斯的进球因VAR介入被取消,成为决定比赛走向的转折点。当阿根廷前锋主罚的点球击中横梁下沿弹入网窝时,马竞全队已开始庆祝,但裁判耳机中传来的提示声让整座球场陷入沉寂。慢镜头显示,阿尔瓦雷斯在触球瞬间因支撑脚打滑,导致皮球先后接触其左右脚,构成国际足联规则明令禁止的“二次触球”违例。
根据《足球竞赛规则》第14章规定,罚球队员在皮球进入比赛状态后,未经其他球员触碰前不得再次触球。这一条款的严格执行,使主裁判在观看回放后取消了原本有效的进球。皇家马德里借此机会扭转心理劣势,随着卢卡斯·瓦斯奎斯与马科斯·略伦特相继失点,安托万·格列兹曼的罚球被修正判罚,最终吕迪格锁定胜局的点球将皇马送入四强。
此次判罚创造了欧冠淘汰赛阶段的新纪录——这是该项赛事首次因点球大战中的二次触球违例取消进球。类似场景曾在2023年2月的意大利乙级联赛出现,威尼斯前锋波扬帕洛同样因滑倒导致双重触球,进球经VAR复核被判无效。两起事件共同凸显了足球规则执行中的技术细节对比赛结果的颠覆性影响。
当值裁判组在压力下坚持规则底线的决定,引发了关于“机械执法”与“足球本质”的讨论。支持者认为技术手段维护了规则公平性,反对声音则质疑此类非主观违规是否值得剥夺明显得分机会。马竞主帅西蒙尼在赛后发布会上强调“规则需要被尊重”,但肢体语言中难掩失落;皇马教练安切洛蒂则谨慎表示“技术帮助比赛更透明”,避谈具体判罚细节。
欧足联技术委员会人士透露,此类案例将被纳入下赛季裁判培训的重点科目。随着足球运动对精确判罚的需求提升,规则解释与临场执法的统一性成为亟待完善的课题。这场充满戏剧性的马德里德比,或许会成为推动竞赛规则细化的催化剂——在科技全面介入绿茵场的时代,如何平衡竞技激情与制度理性,仍是足球世界需要持续探索的命题。
